尊敬的用户,您好!欢迎登陆艾逊!
用户名 密码

社会热点

地铁占座团宣传让座争议很大

图片说明:志愿者们在地铁车厢上举牌宣传“请把爱心专座位留给有需要的人”。

图片说明:面对志愿者的劝说,在老弱病残孕专座上的乘客有人假装没看见,有人沉默以对。

 地铁"占座团"宣传让座有人支持有人非议

    “让座”一说,并不是全球通用的礼仪。《人民日报海外版》刊载的一篇报道就分析了北京、台北和香港三地乘客的让座风俗。

    报道称,北京人的让座往往“不假思索”,而被让座者也往往乐于接受。

    而在台北,公车上的爱心专座通常都是空着的,即使车上站满了人也不会有人占用。在这种情况下,即使是普通人如果出现了身体不适等特殊情况,也可以坐上爱心专座。

    而香港则是一个“不让座”出了名的地方,很少会见到有人为老人让座。报道称,这是由于香港老人往往不认老,也不爱为他人添麻烦,导致让座者反而可能因为让座而“冒犯”到对方。

    早报记者了解到,在德国、日本、韩国等国家,“专座专用”仍是为老弱病残孕乘客提供服务的主要方式。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让座中可能出现的尴尬,但习惯的养成,显然并非一朝一夕所能达成。

    “请给老弱病残孕及怀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。”对于每天乘坐公共交通的人们来说,这是句已经耳熟能详的提示语。

    但当有需要的人站在你面前时,安坐着的你真的会起身让座吗?

    对于一批每周都在地铁列车上宣传“请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”的志愿者们来说,在上海,人们对地铁专座的关注度显然不够,这也是他们定期在列车上宣传希望人们让座的原因。但他们的宣传,在收获了许多乘客支持的同时,也招来非议,被指形式主义。

    地铁宣传让座作用多大

    地铁“占座团”是一个今年10月刚刚成立的志愿者团队,由最初4个人的小组织发展到如今70多号人,多为在校大学生和上班族,活动内容是帮助老弱病残孕找到属于自己的“爱心专座”,号召乘客积极去帮助去发现身边需要帮助的人。

    团队的核心成员小墨告诉早报记者,这个团队的建立一开始只是几个朋友的讨论。有留学经历的小墨介绍:“在国外的时候,地铁、公交车上的专座都是专门空出来的,而在这里,不但一直有人坐,而且很少有人让座。”小墨介绍,三个朋友加上一个网友,是他们第一次搞志愿者活动的全体阵容,活动内容就是在地铁上沿着车厢,向坐在专座上的乘客们宣传“请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”。

    很快,在他们成功的宣传之下,一批志愿者们通过微博、网上论坛等方式集中起来。小墨不无骄傲地说:“第二次活动就有80多个人参加,目前6次活动,已经有300人次参加过了。”

    现在,“占座团”会在每个周末活动,他们的主要活动区域是地铁9号线。“占座团”的成员们在手臂上系上绿色丝带,手中则拿着心形的签名本和写有“请把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人”的标语牌。

    1118日,早报记者随同“占座团”的近20位成员,参加了一次他们的活动。上车之后,他们分散成几个小组,开始向车厢中坐在爱心专座上的乘客们做宣传。宣传的内容包括:希望乘客们不要在座位上玩手机、睡觉;希望乘客们在坐着的时候多关注车厢内的情况,将座位让给有需要的乘客。而如果在车厢里正好有需要帮助的乘客站着,“占座团”则会直接找到坐在爱心专座上的乘客,希望他们将座位让出来。

    在听完了宣传语之后,乘客们还被要求在“占座团”成员手中的签名本上签名,以表示对他们的支持,“占座团”的多名活跃成员将这些签名看作是支持他们的动力。当然,并不是所有乘客对他们的宣传有反应,也有部分乘客愿意签名,或对他们的宣传不闻不问。

    一次活动下来,“占座团”的成员们能够收获几十甚至上百份签名和寄语。一名成员兴奋地向早报记者展示一位乘客的寄语,“她说我们是最可爱的人!”

    在记者随行的过程中,多名乘客对这样的行为很是赞赏:“他们是在做好事。”但同样,“占座团”在人多拥挤的车厢里来回穿梭,还手拿标语牌导致难以拉住扶手,也让一些乘客颇有微词。

    事实上,对“占座团”的成员们来说,最让他们难以接受的,还是一些乘客们的白眼和不理解。毕竟,在地铁车厢这样的场所,多数人并不习惯接受突如其来的宣传。小墨告诉早报记者,在前几次活动中,他们曾经试图发放写有宣传口号的小卡片,但效果不好,“很多人都当成小广告,不肯要。后来就改成签名了。”而在网络上,“占座团”的举动在得到多数网友好评的同时,也有网友讥讽其“形式主义”,质疑活动的效果。

    爱心专座能否“喊”出来

    事实上,对于“占座团”的活动,小墨坦承,并没有什么特别伟大的目标,而只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力量,让目前爱心专座被占用的状况,有哪怕一点点的好转。

    “占座团”这个有些古怪的名字,来自于成员们的一个想法——在他们的官方微博上,一名核心成员曾经这样表示:“我不会强制让座,我可能更倾向于抢先占住爱心专座,届时再给有需要的人让座。”不过,这种设想并没有变成现实。

    在几个月的活动之后,“占座团”的成员们比如小墨发现,其实人们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冷漠。至少,当他们试图为车厢里有需要的乘客寻找座位时,多数时候都能成功,“我们说了之后,基本上对方都会让座。”

    小墨也认同这样的理论:当人们把一句承诺写下来的时候,它会下意识地在心里产生作用,让人们更倾向于这么做。在车厢内邀请乘客签名支持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也是播撒“让座”的种子。

    事实上,类似“占座团”这样的活动,在上海地铁并不罕见。今年6月,就有一个名为“关爱孕妇,戴一枚醒目胸牌”的活动。这个活动的志愿者们在地铁内对孕妇免费发放写有“关爱孕妇,请为准妈妈让个座”的徽章,希望佩戴徽章的孕妇们能够得到更多关注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在怀孕几个月之后,孕妇们的肚子就会成为比徽章更加醒目的标志。但早报记者曾经采访过的多位孕妇都表示,她们在乘坐地铁时,“坐10次地铁有8次没人让座”,而她们的孕期都在5个月以上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乘客们的被动让座与主动让座之间,似乎还存在着一条鸿沟。

    爱心专座是否应“专座专用”

    毫无疑问,公共交通领域上的“爱心专座”有着明确的定义:优先为老、弱、病、残、孕及怀抱小孩的乘客服务。

    小墨说,在国外的公车上,即使已经客满,“爱心专座”还是不会有人去坐,而是留给确有需要的乘客。但显然,“专座专用”现象在目前并没有流行起来的空间。

    不支持“专座专用”的乘客们也有充分的理由:车本来就挤,还要空出一个座位,显然是对公共资源的浪费;在没有老弱病残孕乘客的情况下,暂时坐一下座位,并不会影响社会公德,还能减少车厢的拥挤程度。

    事实上,在主流舆论一向认同“应该为有需要者”让座的同时,关于“是否应该让座”的新闻,一直是人们的讨论焦点。在“天涯论坛”上,一则名为《为什么我不敢给孕妇让座》的帖子拥有40000多个回复,而诸如《为什么我不给老人让座》之类内容的帖子,在网上也被热火朝天地讨论。在讨论中,“年轻人工作学生上学也很辛苦,有的比老人还要累”的观点反复出现。

    今年5月,武汉一家媒体报道,“老人在车上给年轻人让座”。报道中称,有不少老年人在乘坐公车时,反而会给年轻人让座,“你们年轻人每天上班要累一天,应该休息,我们没你们辛苦,我也马上下。”这篇报道也引发人们对让座的进一步讨论。

    对于“占座团”的成员们而言,这类不支持让座的观点毫无疑问是“缺乏爱心”的。但小墨和许多成员们一样,已经并不强求“专座专用”的观念。小墨告诉记者,只要能让人们在必要时让座,就已经是一种进步。毕竟,许多乘客甚至对自己正坐在“爱心专座”上茫然无知,“占座团”提醒之下,他们也会对此更加关注。

 

发布时间:2011/11/23 12:12:15
 
CopyRight © 2005-2011 MRO工业品-艾逊实业(上海). All Rights Reserv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