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用户,您好!欢迎登陆艾逊!
用户名 密码

常见问题

PCR仪基础知识

PCR的要素

  基本的PCR须具备
 
  1.要被复制的DNA模板 Template
  

 

        2.界定复制范围两端的引物Primers.
 
  3.DNA聚合酶Taq. Polymearse
 
  4.合成的原料(四种脱氧核苷酸)及水。

PCR的反应包括三个主要步骤

  分别是1. Denaturation 2. Annealing of primers,3. Extension of primers。 所谓 Denaturing乃是将DNA加热(至90~95℃)变性, 将双股的DNA加热后转为单股DNA以做为复制的模板. 而Annealing 则是令 Primers于一定的温度下(冷却至55~60℃)附着于模板DNA两端。 最后在DNA聚合酶e.g. Taq-polymerase 的作用下(加热至70~75℃)进行引物的延长 Extension of primers及另一股的合成。

 

  PCR的最早设想 核酸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,本世纪60年代末、70年代初人们致力于研究基因的体外分离技术,Korana于1971年最早提出核酸体外扩增的设想:“经过DNA变性,与合适的引物杂交,用DNA聚合酶延伸引物,并不断重复该过程便可克隆tRNA基因”。

PCR的实现

  1985年美国PE-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的Mullis 等发明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聚合酶链反应。其原理类似于DNA的体内复制,只是

 

PCR的改进与完善

  Mullis最初使用的DNA聚合酶是大肠杆菌 DNA 聚合酶 I 的Klenow片

 

  段,其缺点是:

 

  ①Klenow酶不耐高温, 90℃会变性失活,每次循环都要重新加。

 

  ②引物链延伸反应在37℃下进行,容易发生模板和引物之间的碱基错配,其PCR产物特异性较差,合成的

 

  DNA片段不均一。此种以Klenow酶催化的PCR技术虽较传统的基因扩增具备许多突出的优点,

 

  但由于Klenow酶不耐热,在DNA模板进行热变性时,会导致此酶钝化,每加入一次酶只能完成

 

  一个扩增反应周期,给PCR技术操作程序添了不少困难。这使得PCR技术在一段时间内没能引

 

  起生物医学界的足够重视。

 

  1988年初,Keohanog改用T4 DNA聚合酶进行PCR,其扩增的DNA片段很均一,真实性也较

 

  高,只有所期望的一种DNA片段。但每循环一次,仍需加入新酶。

 

  1988年Saiki 等从温泉中分离的一株水生嗜热杆菌thermus aquaticus 中提取到一种

 

  耐热DNA聚合酶。 此酶具有以下特点:①耐高温,在70℃下反应2h后其残留活性大于原来的

 

  90%,在93℃下反应2h后其残留活性是原来的60%,在95℃下反应2h后其残留活性是原来的40

 

  %。②在热变性时不会被钝化,不必在每次扩增反应后再加新酶。③大大提高了扩增片段特异

 

  性和扩增效率,增加了扩增长度2.0Kb。由于提高了扩增的特异性和效率,因而其灵敏性也

 

  大大提高。为与大肠杆菌多聚酶I Klenow片段区别,将此酶命名为Taq DNA多聚酶Taq DNA

 

  Polymerase。此酶的发现使PCR广泛的被应用。

发布时间:2012/8/14 9:09:46
 
CopyRight © 2005-2011 MRO工业品-艾逊实业(上海). All Rights Reserved.